开展对公务接待和公务消费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范文十一)
关于开展对公务接待和公务消费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开展对公务接待和公务消费专项治理工作的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单位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治理内容
(一)用公款相互宴请;
(二)与公务活动无关的宴请公款化;
(三)公款购买代币券及其它有价证券送礼;
(四)公款旅游;
(五)其它不应由公款支付的开支和消费。
二、方法步骤:
(一)7月1日至31日为自查自纠阶段。各单位在自查自纠阶段要认真对照本方案第一项治理内容五个方面和第三项政策界限十条规定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要主动进行纠正。
(二)8月1日至31日为检查处理阶段。将组织检查组到各单位进行重点抽查。
三、政策界限
在招待费使用中不准用公款超标准超范围招待、消费,具体规定是:
(一)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市内执行公务时要坚持“同城不宴请”;(二)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到农村基层进行公务活动,不准用公款在社会上经营性饭店就餐;(三)基层不准到上级机关所在地宴请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四)不准在市直部门之间、县直部门之间用公款相互宴请;(五)不准利用各种学习、培训之机相互宴请;(六)不准在干部调动工作时用公款举办送别、接风宴会;(七)不准用公款支付高消费娱乐活动;(八)不准用公款开支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九)不准用公款购买代币券及其它有价证券送礼;(十)不准用公款外出旅游。
对各单位在自查自纠阶段主动检查出的问题,并整改纠正到位的,不追究单位和相关领导、责任人的责任;对在自查自纠阶段不认真进行整改纠正,在检查处理阶段被查出的问题,群众举报经查属实的,将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单位和相关领导、责任人的责任。

(网络图片,与文章无关,侵删)
四、建章立制
(一)实行公务接待报销会签制度。各单位公务接待报销时,由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纪检组长(纪委书记)或监察室主任等集体会签后方可入账报销。
(二)实行招待费财务单列制度。各单位的接待费使用要单独设立明细账目,对每次招待费用支出单独记账。招待费不得与其它科目混列。
(三)实行招待费超支预扣制度。对招待费使用严重超支的单位,超支部分要在下年度招待费使用额度中扣除。
(四)实行招待费开支公示制度。各单位每季度把接待开支额度等情况通过“公示栏”、情况通报会等形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镇里每半年对各单位接待费增幅情况进行通报。
(五)建立民主理财制度。各单位要设立民主理财小组,理财小组负责对公款接待情况进行监督审查,凡违反纪律以及其它不合理的开支不允许报销。
(六)实行招待费开支过大廉政谈话制度。对违反招待费使用标准的单位,按照廉政谈话制度的要求对单位“一把手”实行廉政谈话。
(七)实行监督检查制度。要加强对招待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要把招待费使用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监督检查。
(八)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凡向下属单位或企业摊派、转嫁招待费用的,采取规避手段将招待费转作其它费用支出的,在单位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招待费的,违反公务招待审批手续和管理规定的,除退赔费用外,还按有关规定从严处理。对违反本方案第三项政策界限十条具体规定的,追缴有关费用,单位作出检查;对第二次违反十条具体规定的,进行诫勉谈话并通报批评;一年内累计违规三次的,给单位记较大过错一次,对当事人进行党纪政纪处理。
**************************************************************************************************
(本文仅为写作提供参考,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

(网络图片,与文章无关,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