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想进银行(为什么应届毕业生想去银行工作?)
在当下的就业市场上,银行一直是一个备受追捧的行业。每年都有大量的应届毕业生挤破头想进入银行工作,而与此同时,许多已在银行工作多年的员工却常常告诫大家“莫进银行”。这似乎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矛盾现象。为什么大学生都想去银行工作?为什么银行人却总是不建议大家进入这个行业?

从大学生的角度看,银行之所以成为他们心中的理想工作场所,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稳定性
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核心,其稳定性和持久性是不言而喻的。俗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银行这些年一直在走下坡路。但相比于其他行业,如创业或新兴行业,银行的风险较小,特别是在经济不确定性较大的时期,银行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工作环境。
薪资福利
银行通常提供具有性价比的薪资和完善的福利制度。很多企业虽然听上去一个月五六千块钱,但什么也不会给员工买,发工资也都是现金。银行虽然这些年收入相对减少了很多,但好歹还有个五险一金,好一些的国有银行,还有自己的员工食堂和宿舍,也有节日福利、带薪休假等。这种综合性的薪酬体系使得银行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良好的吸引力。

职业发展
银行作为一个大型金融机构,拥有丰富的业务范围和广阔的发展平台。这意味着在银行工作,大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金融业务,积累丰富的经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其实干的也就是柜员和客户经理,工作相对枯燥,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大多都是流水线作业,根本无法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这也是很多人进入银行又立马辞职的原因。
行业认可度
在很多人心中,银行工作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认可度。特别是在一些传统观念中,能够在银行工作往往被视为一种“体面”的职业选择。
广泛的人脉资源
在银行工作,员工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客户和业务合作伙伴,从而建立起广泛的人脉资源。这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未来的创业都具有一定的帮助。
多元化的业务领域
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银行业务也日益多元化。从传统的存贷业务到现代的互联网金融、投资银行等,银行为员工提供了多种不同的业务领域和岗位选择。

综上所述,尽管银行工作有其不易之处,但其所带来的稳定性、薪资福利、职业发展机会、行业认可度以及广泛的人脉资源等都使得它仍然是很多人心中的理想工作场所。
然而,从银行在职员工的角度看,银行工作并非如外界想象的那么美好。事实上,许多银行员工在告诫别人“莫进银行”时,并非出于嫉妒或排外心理,而是基于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得出的结论。
银行作为一个高度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行业,有其光鲜亮丽的一面,但也有其不为人知的艰辛。在银行工作,尤其是在一线岗位上,员工常常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他们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客户,处理复杂的金融业务,还要应对各种考核和竞争。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往往让许多初入职场的大学生倍感压力。

另外,虽然银行的薪资待遇相对较高,但与之相伴的是高强度的工作时间和不规律的作息。长时间的工作和频繁的加班使得许多银行员工无法兼顾工作与生活,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这也是许多银行人不愿意别人进入这个行业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大学生之所以热衷于银行工作,是因为他们看到了银行的光鲜亮丽和诱人的薪资待遇;而银行人之所以告诫大家“莫进银行”,是因为他们深知这个行业的艰辛和不易。这也正应了那句老话:围城外的人想进去,围城里的人想出来。银行就是这样一座围城。